【★180天內拿下公職國考★】
走在大範圍備考旅程上,遭遇遲遲無法解決的備考問題與阻礙嗎?總覺得自己離上榜很遙遠嗎?不妨借力備考教練團隊,讓備考教練團隊帶著你來準備考試!
備考教練團隊自2016開創系統式備考策略、戰略、戰術與戰法,而該套體系已協助不少考生通過公職國考(初等、普考、高考、地特、農會、台電、漢翔、證照考試、教甄等),想要突破備考現狀的你,請立刻點擊下方網址,讓備考教練團隊協助你來備考模式健診、改變備考模式、成績提升、接近上榜,最終拿下考試!
現在請點擊連結➦☻點擊這裡索取秘密攻略讓自己半年內拿下考咱們專屬頁面中見^^
所謂「讀書技巧」或「學習技巧」(study skills)是指為了有效完成學習任務所採用的適當方法,一般而言,是指學習如何學(learn how to learn)的知能。
Gall等人(1990)將讀書技巧的內容歸納為(1)自我管理:如時間管理、壓力因應和學習環境的安排等;(2)課堂參與:如正確的聽講、討論和做筆記等;(3)閱讀:如預習、劃重點、找重點自問自答、運用SQ3R等策略;(4)寫報告:如確定主題、產生想法、搜集資料、組織資料、擬訂草稿、修改草稿等;(5)參加考試:指複習考試內容、應試技巧、考試焦慮的因應等。(曾素梅,民81)。
早期心理學家採行為主義觀,只重視學習技巧的訓練,忽視學習者內在認知歷程的探討。自從認知心理學興起後,已由學習技巧轉向學習策略(learning strategy)的探討。學習策略的理論主要茵基於訊息處理理論,強調學習者對自己認知歷程和的暸解及主動的監控。因此,學習技巧只是學習過程的一部份,而學習策略才是整個學習的過程。
Weinstein和Underwood(1985)將學習策略分為四類:
1.訊息處理策略:主要在強化知識的獲得、保留、與回憶,如複誦、精緻化及組織策略等。
2.支持策略:如集中注意、降低焦慮及讀書時間的安排等策略。
3.主動的研讀策略:如做筆記、劃重點、應試策略等。
4.後設認知策略:如設定學習目標、選擇學習策略、監控學習過程、評鑑學習結果、採取補救措施等。
McKeachie等人(1987)綜合各學者的看法,將學習策略分成三大類:
1.認知策略:包括複誦策略、精緻化策略、組織策略。
2.後設認知策略:包括計劃策略、監控策略、調整策略。
3.資源經營策略:包括時間經營、研讀環境經營、努力( effort)、尋求他人支持。
由於只有學生的認知和後設認知策略常不足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成就,學者們認為學習策略需有學習動機去激勵才能發揮效用,因而也把學習動機納入學習策略的研究中(Bordowdki, et al., 1989;McCombs, 1988;McDeachie et al., 1987;Palmer & Goetz, 1988;Printrich & DeGroot, 1990)。
根據前述的學習策略理論,國內程炳林(民80,民84)與林建平(民83)曾設計相關或實驗研究,發現學習策略有助於學習成就的表現。良好的讀書技巧是學習成功的要件。許多研究發現讀書技巧與學業成就二者間有密切相關存在(許佩玲,民70;洪寶蓮,民79;Briggs, Tosi, & Morley, 1971;Van Zoost & Jackson, 1974;Whi-tehill, 1972)。其次,許多研究也發現讀書技巧可經由訓練或改進而增進學習表現(Brigs et al., 1971;Dansereau,et al.,1974;Briggset al., 1971;Gadzella, 1979;Gadzella, Goldstein,& Zimmerman,1977;Tarpey & Harris, 1979)。綜合上述可知,讀書技巧可經由訓練而學得,進而增進學習成就。 (所以努力絕對不是白費力氣)
再者,現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爆發的時代,任何人是不可能記誦所有的知識。因此,從教育的觀點而言,教導學生「學習如何學」,以適應未來急遽變遷的社會,已成為教學的核心課題。本文之標題雖為「讀書技巧」,但在精神上仍採現代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理論的觀點。